編者按:本文圖文并茂,用語簡潔,較為全面地介紹了IOTA幣及其網絡結構、技術原理、網絡結構等原理,并將其與典型的區(qū)塊鏈貨幣比特幣的做了簡要對比,以便讀者從各方面理解其異同。文章還介紹了IOTA可能存在的技術隱患,對于新手來說是一篇頗為合適的入門指南。文章翻譯自科技博客Medium的文章A beginner’s guide to IOTA,作者Linda Xie。
IOTA幣是什么?
根據(jù)IOTA網站的介紹,
IOTA是一種專為物聯(lián)網設計的新式的交易結算和數(shù)據(jù)傳輸層,具有革命性意義。它以一種新型的分布式賬本——Tangle——為基礎,該分布式賬本不僅克服了當前區(qū)塊鏈設計技術的低效性,同時還在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系統(tǒng)(即P2P系統(tǒng))中引入了一種達成共識的新辦法。
這張表可以幫助新接觸IOTA幣的人了解它和其他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的區(qū)別。
IOTA與比特幣的異同
比特幣交易是由礦工在有順序的組群里來處理的,這一有順序的組群被稱為區(qū)塊。一個區(qū)塊內可處理的交易量是有限的,這引發(fā)了關于如何按比例分配比特幣的激烈爭論。
IOTA幣團隊則致力于消除對區(qū)塊的需要,并更為合理地分配比例。不像比特幣或者其他絕大多數(shù)區(qū)塊鏈,IOTA幣沒有用來核驗網絡交易的“礦工”這一概念。相反,以IOTA幣進行的每一筆交易,交易的發(fā)起人都需要進行一些基于計算機的操作,用曾經的兩筆交易為本次交易提供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所以你也就明白,以IOTA幣進行交易之所以不收取手續(xù)費用,是因為它以此作為助力維護網絡安全的獎勵。
由于不需要支付手續(xù)費,所以IOTA幣可支持數(shù)額極小的交易,這種交易被稱為“納米級交易”。由于比特幣當前時不時的網絡擁堵狀況,交易費用相對較高(截止本文寫作時,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超過40美元),這就使得高頻次的小額交易變得不太現(xiàn)實。IOTA的團隊們則認為,優(yōu)先為小額交易提供便捷有利于接入網絡的各設備彼此之間進行交易。
2015年12月。IOTA以眾籌的方式發(fā)行全部令牌(token),共籌得的金額以比特幣計價超過50萬美元(即總量相當于1337個比特幣)。由于IOTA的團隊在募集之前沒有給自己預留任何的代幣,IOTA社區(qū)決定通過捐贈的方式來支持IOTA項目的持續(xù)發(fā)展,在德國注冊了非盈利性“IOTA基金會”,社會向IOTA基金會捐贈了5%的代幣,以使該基金會能更好地促進相關技術的開發(fā)、研究和教育,來推動IOTA的發(fā)展。
技術應用
IOTA的分布式賬本,即Tangle,是基于一種被稱為有向無環(huán)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的數(shù)據(jù)結構。凡是在IOTA網絡中進行的任何一筆交易,都需要交易雙方通過做少量的工作量證明,來核實從前的兩筆交易。前提是,隨著交易越來越多,IOTA的網絡能夠更快地擴展,因為它能夠同時進行多項核實。
IOTA的分布式賬本,Tangle,你會注意到比起像比特幣那樣的無序區(qū)塊鏈接,它的每筆交易都可以溯及至兩筆從前的交易。
一些擔慮
由于該項技術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IOTA依賴于IOTA基金會支持的“協(xié)調專員”來確保網絡不會受到特定的攻擊。“協(xié)調專員”充當著每筆有效交易的檢查員的角色。過去由于曾出現(xiàn)的協(xié)調專員停擺導致官方IOTA錢包在一段時間內無法使用的問題,招致了社會各界對網絡集權化、中心化的批評。所以IOTA團隊本身也在計劃未來將將協(xié)調專員從網絡上撤銷。
2017年8月,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他們針對IOTA幣進行的調查。文章指出IOTA團隊其實還開發(fā)了他們自己的加密散列函數(shù),而該散列函數(shù)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即當輸入不同的散列時會有相同的輸出,這是絕不應該發(fā)生的。
加密系統(tǒng)的黃金法則就是“絕對不要推出你自己的密碼”。
——Neha Narula(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推出你自己的密碼系統(tǒng)意味著重新開始創(chuàng)造一套密碼體系。由于這些新系統(tǒng)未曾經過現(xiàn)實應用的長期測試,故而可能包含著巨大的漏洞,將給用戶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盡管IOTA團隊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但他們推出密碼體系的行為給應用加密貨幣社群敲響了警鐘。
針對這一漏洞引發(fā)的諸多疑問,IOTA團隊的一名成員出面表示,該漏洞是被有意添加到代碼中的,其目的在于防止惡意程序或組織復制其開源代碼。 不管這一聲明屬實與否,團隊的反應確實進一步引發(fā)了行業(yè)上下越來越多的關注。
雖然IOTA背后的技術是有那么點兒意思,但在投資加密資產之前進行廣泛的研究和負責的調查總是不可或缺的。
更多資料
下面的這些鏈接可能能夠幫你進一步理解IOTA幣,并隨時關注它們的最新進展情況。
初步了解IOTA幣
Website
FAQ
Whitepaper
What is IOTA?
了解IOTA幣最新進展的網站
Blog
Forum
表格由Will Warren和Jordan Clifford制作。漢化來自譯者喜湯。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搜浪信息科技發(fā)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