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流流域面積是地球上淡水河流流域面積最廣的國家,這里雨林有著最不可思議的生物,同時這里的淡水魚類種類也是豐富多彩。河流中也有著世界上獨有的魚類,這些魚類只生活在亞馬遜河流之中,有些極具危險性,有些價值連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代表亞馬遜河流的五種代表魚類。
紅腹鋸脂鯉
紅腹鋸脂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食人魚,這種魚的聲譽很糟糕,是南美洲最聲名狼藉的魚,但是人們對這一點是有所夸大,它們會瘋快的進食,正是因為這一點出了名,但是僅僅在干旱的季節,并且當魚大量集中在縮小的水塘中時,才會出現這一個現象。
食人魚有著高度發達的聽力,在探測獵物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們有著尖利的牙齒,可以撕咬獵物,對水中的震顫極為敏感,當有獵物落入水中時,它們會一擁而上,將獵物啃的一干二凈,這種過程一般不足兩分鐘,真是血腥至極。
巨骨舌魚
龍魚
巨骨舌魚和龍魚都是屬于骨舌魚種的代表魚類。它們只生活在亞馬遜的流域當中,但是由于這兩種魚類商業價值比較高,觀賞性比較強,引入世界各地養殖,目前也作為觀賞魚在市場上頗具歡迎,尤其是有些稀少的龍魚更是價值連城。
野生巨骨舌魚因為食用價值極高,是當地亞馬遜居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由于人類過度捕撈這種大型淡水魚類已經漸漸進入瀕危的境地,幸好政府已經發布相關政策予以保護,嚴格控制捕撈數量,目前數量已經趨于穩定。
亞馬遜鲇魚
亞馬遜鲇魚是一種大型鯰魚,更是在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榜首。其身軀極其強健有力,它最大能長到3米多長,體重達240多斤,恐怖之處就在于它擁有極其強悍的咬合力與體力,紡錘形的體型使它有足夠快的速度在湍急的河水中洄游,亞馬遜鲇魚靠吃水中的朽木為生,是自然循環的好幫手。
牙簽魚
說完了大型的亞馬遜鲇魚,我們再說小型鯰魚,牙簽魚是一種體長只有2.5厘米的可怕魚類,它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它們生活在亞馬遜流域中,能游進一條較大魚類的鰓內食用宿主的血,最可怕的是可以根據水中的尿素含量找到宿主,如果有人在他生活的河中小便,那么這個惡魔就會迅速找到你的尿道口并鉆進去,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栗。
因為牙簽魚會被體液吸引,并迅速鉆入人體內吸血甚至噬吃人體組織,造成劇痛引起出血,有時甚至會致人死亡。除非動手術,否則牙簽魚不會鉆出人體,連當地人都聞之喪膽,同時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電鰻
電鰻原產于南美洲,生活于亞馬遜河流域中,它和真正的鰻魚無關,卻與淡水魚和脂鯉有關,它們無法通過鰓吸收足夠的空氣,只能通過嘴巴大口的呼吸空氣,體內布滿了血管,血管就像肺一樣,電鰻的身體大部分是尾巴,上面長滿了成千上萬個能放電的肌肉細胞,它們通過發出并探測弱電流游動,體型較大的電鰻可以發出高達500伏特的強電點暈獵物,這也足夠電暈人類,所以在亞馬遜河下水是非常不明智的。
是泰坦巨蟒大。
因為泰坦巨蟒體重可以到達一噸多,森蚺的體重才250公斤,泰坦巨蟒的體型是森蚺的四倍大。
泰坦巨蟒是屬于史前生物,會捕食其他種類的動物,是一種已滅絕的蚺蛇,可以說是現代大蚺蛇的近親。它們生活在南美洲哥倫比亞北部的熱帶雨林里。這種巨蚺的身形比現代蟒蛇更龐大,體長約12-15米,重約1100千克,而體闊甚至可達1米粗,十分驚人。研究人員推斷,它們可能是繼恐龍滅絕后另一種雄霸地球的生物,獵物包括短吻鱷、大魚等。
搜浪信息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7005676號